“每天讲点心理学 4”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

摘 要

  1、客观原则 客观原则事实上就是实事求是,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,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。 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,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

1、客观原则

客观原则事实上就是实事求是,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,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。

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,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,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,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,在人的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。

研究人的心理,就是要从这些可以观察到的,可以进行检查的活动中去研究。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如何复杂或作出何种假象与掩饰,都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或在内部的神经生理过程中反映出来。

因此,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切忌采取主观臆测和单纯内省的方法,应根据客观事实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。

2、辩证发展的原则

心理现象和其他现象一样,都是发展、变化的。动物从没有犀利到有心理,心理再从低级发展到高级,直到出现人的意识,这是心理现象的种族发展。人从出生,历经幼儿期、学龄期、青春期、中年期、最后到老年期,人的心理也有一个发生、发展和成熟、衰老的过程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的需要越来越提高;在不同的场合,人的需要也不一样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的心理。

没有感性认识,就不会有理性认识,感性认识越丰富,越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认同。同时只有理解了东西,才能更好的去感知它,思维影响着人的感性认识。所以事物都是相辅相成、互相制约着的。

我们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,不能割断和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。

3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

心理学的研究是有它的理论目的的,当然它也还有它的实践任务,就是运用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,解答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人力资源管理、体育运动、司法、交通、文化艺术、等领域提出来的各种实际问题,来提高人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。

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

1、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

观察法应该是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--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,做出详尽的记录,然后进行分析处理,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。

运用观察法时,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:

a、参与观察者: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。

b、非参与观察者: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。

无论采取哪种方式,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,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。

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,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。

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,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。

2、调查法survey method

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。(包含以下一种具体的方式:谈话、问卷、活动产品分析。

谈话:也称为访谈调查,研究者更具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,以一问一-答的方式进行调查,籍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。

问卷:根据研究目的,以书面形式,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,应回答的问题,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,要求被试任择其一- -作答,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。

测验法: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-种方法。

3、个案研究法

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,也称个案法。

4、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

是按照研究目的,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,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。

在进行实验研究时,必须考虑三项变量:

1、自变量: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。

2、因变量:实验者预定要观察、记录的变量,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。

3、控制变量: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。

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,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。实验法有两种,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